日常生活中,一提到艾滋病,很多人都会谈“艾”色变,给人的恐惧感不亚于癌症,因为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且很难治愈。
什么是艾滋病?
艾滋病全称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”(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,英文缩写“AIDS”),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(HIV)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,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,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。
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
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:血液途径传播,性途径传播,母婴途径传播。
血液途径传播:公用注射器,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,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、针灸、拔牙、穿耳、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。
性途径传播: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、男男之间传播,性伴侣越多,感染的危险性越高。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。HIV病毒非常喜欢呆在精液和阴道的分泌物中,HIV病毒能立马通过破损的地方进入血液。
母婴传播: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,在怀孕、分娩和哺乳时,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。
哪些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呢?
食物,饮水,空气,礼节性亲吻,礼节性拥抱,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,公用马桶、浴缸,蚊虫叮咬,纸币、硬币、票证,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,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,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、扶手,办公室的办公用品,工厂车间的工具,以及影剧院、商场、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,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。
日常生活中,如何远离艾滋病毒呢?
1.洁身自爱,遵守性道德是预防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。
2.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,及早治疗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、性病的危险。
3.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,要拒绝毒品,珍爱生命。
4.避免不必要的注射、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;必要时,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,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。
5.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,减少生产时损伤性操作,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,可大大降低胎儿、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。
6.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。
7.关系、帮助、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,鼓励他们与艾滋病防治工作,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。
虽然艾滋病听起来很可怕,很难治愈,但是艾滋病可以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,降低传播风险,延缓发病,延长生命,提高生活质量,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。
知“艾”防“艾”,让我们不再谈“艾”色变!